欢迎光临江西城市新闻!

今天是 2023年03月30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缺芯贵电”困扰汽车行业,明年情况仍不乐观

“缺芯已经接近两年了,日子非常难过。现在还在努力,但整个情况现在没有完全改善,供应仍然紧张,甚至明年的预测也不太乐观。”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12月8日在2022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表示。

由于多年前行业对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存在判断误差,芯片供应商在去年才意识到问题并进行调整,但生产周期需要2~4年时间,目前全球车规级芯片的产能无法满足需求,从周期的角度无从解决。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预计,2022全年芯片短缺将导致全球汽车减产约448.5万辆。

“现在我们也在规划增加MCU芯片的生产线,但这个时间节点要到2024~2025年。现在缺的大多数芯片是从40纳米到100纳米的低纳米芯片,芯片供应商本来不太愿意投资,因为无法保证未来的量是稳定的,直到它能收回成本并有盈利。现在这个阶段,投资还是不投资,存在着新的疑问,对产业的发展是带来了一定困扰。”徐大全表示。

在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看来,“缺芯”从本质上来讲是智能汽车发展的趋势所带来的变化。软件定义汽车,必然要求芯片在智能汽车中占有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此带来的短缺是一个基本趋势。从根本上说,应该把供应链变成反应链、创新链。通过创新、协同、生态来实现供应链的保障。

除了缺芯外,汽车行业另一大挑战表现在电池成本的飙涨。自2021年至今,仅碳酸锂的价格就飙涨了10倍以上。在11月中旬,碳酸锂的每吨价格突破了60万元的关口。研究机构BNEF的储能团队预计,明年的电池价格将保持高位,按实际价值计算将比2022年水平略有上涨。随着更多原材料新供应上线、供应链压力缓解、下一代电池技术和电池组设计开始装配汽车,电池价格将在2024年开始下降。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日前公开表示,“缺芯贵电”已成为行业头号困扰,电池成本上涨导致长安汽车单车成本增加了5000元到3.5万元,这些成本都要靠企业自身消化。“现在半夜生产、半成品下线、半成品大量库存等问题,几乎存在于每个车企。”

而电池成本上涨不仅压缩了整车企业的利润,也给电池厂带来压力。2021年,虽然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企业均实现了营收增长,但净利润有所下降。今年以来,电池厂的挑战更大,多数企业净利润进一步下降。相反,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使锂矿企业成为了印钞机,以天齐锂业为例,其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59.8亿元,同比上升2916.4%。

BNEF发布的报告显示,推动电池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几个,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钴、镍和锂等材料的成本不断上升。虽然镍和钴的价格在近几个月有所下降,锂的价格可能也即将转头向下,但它们的价格仍高于前几年的水平。这是由电池需求激增和新供应上线速度滞后所推动的。

“去年我们感受到的是缺电,今年感受到的是贵电。锂矿资源本身不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瓶颈,只是短期资源错配导致的供需矛盾,可能也有一些人为炒作因素。”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表示,从应用场景来看,电池不是配的电量越多越好。目前结合应用场景与电池厂紧密合作,寻找创新的业务模式,通过紧密合作可以缓解因材料短缺导致的价格偏高的情况。

“从年初到现在,电池价格涨得非常多,所以不得不对车进行加价,这必然影响销量。明年会采取一些措施,一种模式是减少电池的容量,C11、C01两款产品同时推出增程式车型。我们也在教育用户不需要背一个大的电池。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用户会改变一味追求长续航的观念。”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表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从2月开始,进店的客流量就多起来了,这周比上周有明显增多。”2月22日,北京海淀区一极狐直营店销售人员张逸(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成为车市回暖的一个缩影。受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退出和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1月车市遇冷,进入2月后逐[全文]
    2023-02-28 02:00
  • 本报太原2月1日电 (记者郑洋洋)山西省商务厅等17部门近日发布《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14条措施,从6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通知》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跨区域自由流通;支持新[全文]
    2023-02-03 02:00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1月10日报道 1月10日,乘联会发布乘用车市场2022年12月及2022全年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2月,乘用车(狭义)市场零售达到216.9万辆,同比增长3.0%,与2022年11[全文]
    2023-01-12 02:03
  • 2022注定令所有人印象深刻。疫情的冲击令车企、供应链都在过去一年中承受着冲击与压力。全年汽车销量也呈下行趋势。而与之相反的是,2022年是新能源的高光之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1年的14%提升到25%,不断刷新着新的销量记录,成为中国[全文]
    2023-01-07 02:03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3 by 江西城市新闻 jx.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