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西城市新闻!

今天是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10岁女儿花3万块买个馕,妈妈的教育方式绝了!

妞们,如果你发现,孩子花30000块买了一块“大饼”,你会怎么样?

说实话,很难忍住不暴跳如雷吧

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让人不得不拍手称赞。

Part.1

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前几天,上海的李女士让女儿拿着自己的手机去路边小店买个馕吃。

没想到,10岁的女儿误将密码当成金额输了进去,一不小心支付了30004



知道自己犯了错,女孩也吓得哭个不停。

妈妈看到后,并没有责怪女儿,而是第一时间安抚女儿情绪。

“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别担心,每个人都有失误,失误了就吸取教训,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好了。”

看女儿还是闷闷不乐,李女士就拿出馕来,开玩笑地对女儿说:

“来,咱们一人一半,黄金大饼,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吃这么贵的饼。”



女儿被妈妈的话逗乐了,大口大口地啃起饼来。

安抚好女儿的情绪后,接下来,李女士就带着女儿去解决问题。

她先电话联系到老板,说明了情况,老板让他们两小时后再去店里。

到了店里,李女士带着女儿一起给老板道歉,还额外点了羊肉串,以示补偿。



老板也将钱都退了回来,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这位妈妈的做法,获赞无数。

她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在女儿惊慌失措时,给了女儿极大的安慰和安全感。

这份来自妈妈的爱和温暖,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底气。

她不光给了女儿精神支持,还教会了孩子怎么处理自己犯下的错。

勇敢面对问题,既要有道歉的态度,也要付出补偿的行动。

而且,她还教会了孩子,要保持乐观从容的心态。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与其愁眉苦脸,不如坦然面对。

孩子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

同样的错误,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Part.2

这两种错误处理方式不可取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错误的处理方式,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尤其是下面两种极端方式,尤不可取。

  • 一种是,反应过激,惩罚过度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错,不分场合,上来就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和打骂,甚至是进行人身攻击。

殊不知,这样做很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云南昭通,一个小男孩偷拿了妈妈2000元,被妈妈绑在摩托车后拖行。



贵阳一个男孩,因为摸了女同学的屁股,被妈妈要求脱光衣服,否则就要挨打。

然后穿着小裤衩,在马路边蹲马步,供人围观。



她说:

“孩子现在还小不懂事,长大了就算猥亵,所以一定要好好罚,让他长记性。”



这位妈妈的想法值得肯定,但是行为过于偏激了。

孩子犯错,很多人觉得不“罚”不“止”,可过度惩罚的教育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一来,会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会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变得更自卑,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二来,会迫使孩子学会撒谎。

教育家海姆·吉娃特说:

“孩子遭受惩罚时,只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三来,过于严厉的惩罚,只是让孩子表面屈服。

等孩子有能力或有机会时,会进行更强烈的反抗。



  • 另一种是,无视或放纵,助长孩子犯大错

还记得上海一书店内,10岁男孩猥亵5岁女童的事件吗?



男孩掀开女孩裙子,把手伸进女孩内裤,还诱骗女孩……



监控拍下了整个过程,可男孩妈妈却死不承认,甚至振振有词:

“你女儿自愿的!”

为了护犊子,连起码的是非观都没了。

齐艳艳警官在《我是演说家》中说过:

“在对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研究中,我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功能失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犯错,父母的无视或纵容,看似是爱和包容,其实是坑害。

小时候是“犯错”,等长大了可能就是“犯罪”了。

Part.3

人民日报:9个科学惩罚方法

心理学家李子勋曾说:

孩子犯错,是一种发展需要。

它不是洪水猛兽,反而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

那么,孩子犯错,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首先,冷静下来,看清孩子犯错背后的动机

李玫瑾教授说过:

“孩子犯错时,家长最好不要急于批评。冷静,才是孩子犯错时父母的最高境界。”

先不要急着站在孩子的对立面,静下心来,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具体原因。

只有冷静下来,耐心询问,才能看清孩子犯错背后,隐藏的真相。

“天才少年”曹原,小时候调皮捣蛋,把教室里的椅子全拆了,还偷了家里的钱去买银镯子……



父亲知道后,没有急着发火,而是耐心询问他为何这样做。

曹原说出了心里话——“好奇”

父亲听后,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全力支持,要给他创建一个实验室,满足他强烈的好奇心。

曹原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14岁以669分考入中科大,

22岁破解百年难题轰动世界,

被称为“百年一遇的天才少年”



其次,教会孩子直面问题,承担责任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

犯了错需要勇敢面对,不能逃避和撒谎。

而认错和道歉,都是需要勇气的。

孩子的这份勇气,来自于父母给的爱和鼓励作为底气。

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都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自己是站在一起的。



科学家斯蒂芬格伦曾说过,母亲的态度给了他直面错误的勇气。

小时候,他有一次从冰箱里拿牛奶,结果不小心将牛奶打翻,洒了一地。

母亲闻声赶来,看到满地狼藉,不但没有指责他,反而说:

“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那一定很有意思。”

斯蒂芬格伦就真的玩起了牛奶,玩完后,母亲告诉他:

“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

他选择了海绵,把地上的牛奶收拾得干干净净。

斯蒂芬格伦说,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明白了一件事:

无须害怕犯错误,错误往往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

最后,适度惩罚

儿童教育家夸美纽斯明确指出:

“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不是因为他们犯了过错(因为做了的事情不能变成没有做),而是为了让他们日后不再犯。”

人民日报总结了9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妞们可以试着做:



















有句话说得很好:

“孩子最不可爱的时候,是最需要你爱的时候。”

我想说:

孩子犯错的时候,也是最需要父母理解和爱的时候。

但愿我们都能做到:

在孩子犯错时,给足他们爱和理解,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错误,承担责任,积极改正。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西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减什么?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一石激起千重浪。校外培训机构的出路[全文]
    2025-04-26 10:57
  • 为了让大家的悦居体验更上一层楼,悦居英伦团队经过数月筹备,搭建了这间小小的中文书店。从儿童绘本到当代文学,从百科全书到备考习题,大朋友小朋友爱看的,我们都给备了一些。做不到应有尽有,但求小而美且真诚。希望我们看了觉得好的中文书籍,也能给您带[全文]
    2025-03-21 05:02
  • 最专业的地理科普平台最全面的海量备考资源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初中地理更对这一部分内容有详细的要求。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地图就是一只硕大的公鸡,威武雄壮,但是再具体提及各个省份的地图,就让大家犯了难。如何能快速记住我[全文]
    2024-12-26 04:18
  • 当地时间12月22日,以色列国防军称,连夜对位于加沙一所学校内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发动了空袭。以军称,哈马斯武装人员利用穆萨·本·努赛尔学校策划并实施针对以军和以色列的袭击。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22日凌晨,以军空袭了[全文]
    2024-12-24 02:25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江西城市新闻 jx.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